“喂,郑经理,50弄垃圾箱房有落地垃圾。”“好的,我马上处理。”巴林小区物业管理处负责人郑经理接到保安队长电话,立刻联系当班保洁,不到5分钟,保安队长从监控室大屏看到垃圾箱房的小袋垃圾被保洁拾走。
位于曲阳路街道的巴林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,由42幢多层住宅和3栋高层建筑组成,总面积11.8万平方米,是一个典型的大体量老旧小区。日前,在虹口区房管局的支持和街道、居委会、业委会、物业等多方努力下,巴林小区“美丽家园”改造项目已基本完工,改造内容包括房屋修缮、管道更新、路面翻做、绿化升级、花园改造、监控更新等等。这也是虹口区首次试点将“智慧小区”管理平台建设融入“美丽家园”改造。
为小区打造智慧“大脑”
巴林小区原有监控点位150余个,现在根据小区实际情况和管理需要,全方位覆盖布点增至170多个探头,并将小区现有的监控、车行道闸等电子设备纳入统一智能平台管理,所有监控画面在监控室大屏上集中呈现。监控从原来的回放和实时的人工查看改为智能发现,可识别垃圾落地、违章停车、楼道堆物等现象,并即时在监控室主机发出预警,再由监控室统一调度,通知物业、保安、保洁等及时处理。
值得一提的是,监控还新增了移动侦测功能,可实现智能检索回放,方便用户准确查找所需图像资料。郑经理告诉记者,最近,一位业主的私家车在停车场被剐蹭,需要回看监控视频,在监控室不到半小时就找到了事故发生时的画面,“以前发生这种情况,可能要把车辆停放期间的全部视频拖放一遍,费时费力。现在,可以把找问题的时间省出来,把更多精力花在处理问题上”。
据介绍,智慧小区管理平台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。随着小区设备升级,未来,包括门禁、消防等都可统一接入综合管理平台,进一步提升小区的管理水平和安防能力。目前,各方正探索将巴林小区智能化管理平台与街道城运中心平台联通,纳入“一网统管”统一管理,并实现更多功能。
人性化改造呼应居民诉求
“美丽家园”改造是民生工程,也是民心工程。虹口区房管局坚持以人为本,联合街道、居委会、业委会、物业共同制定符合小区实际的“一小区一方案”。在改造过程中,各方与施工方多次召开沟通协调会,从居民的切身利益和实际需要出发,不断深化和优化改造方案。
巴林小区有3个花园,分别是“21弄花园”、“41弄花园”和“61弄花园”,均存在缺乏规划、绿化杂乱、休憩空间不足等问题。小区居民的改造诉求十分迫切。
刘永富家住一楼,屋后就是“41弄花园”。好几年前,有居民私自在花园里种了约40平方米的竹林,后因长期无人打理,变得脏乱不堪。夏天蚊蝇肆虐,刘永富连窗子都不敢开。得知“美丽家园”改造的好消息后,刘永富和几个邻居商量着一起清除竹子,没想到一下子聚集了十几个居民,大家齐心协力,半天就把杂乱的竹林一扫而空。现在,70岁的刘永富每天都要到花园的长凳坐一坐,通达的人行步道、整齐的红砖墙面让老小区别有腔调的,“感觉像是住进了别墅”。
“61弄花园”是小区面积最大的中心花园,占地约900平方米。此次改造保留了场地原有形态,利用植被和花坛加以功能区分,如同大树根茎向四周蔓延,地面铺设彩色透水混凝土,环形步道围合场地,并设置若干休闲长廊与坐凳。花园改造完成后,从早到晚都有不少居民光顾,有散步的,有遛娃的,有打羽毛球的,有坐着嘎三胡的……助动车随意停放在花园的乱象也一去不返。
改造前后对比图
虹口区房管局介绍,今年虹口区已启动新一轮高标准“美丽家园”建设三年行动计划,全年改造面积不少于200万平方米,2023年底基本实现老旧住房小区“美丽家园”改造全覆盖,让城市更新成果惠及更多居民。高标准不仅体现在修缮的经济标准上,也体现在设计施工上,不但要保证科学、安全、实用、美观和材料质量五个方面的合理性,还要注重功能和文化的提升,将人性化、便民化、宜居化充分融入设计改造中,形成“生活保障、功能完善、环境提升”三大类改造科目,诸如智能设备、慢行步道等也逐步成为旧住房修缮改造中的必备项目。
栏目主编:周楠 文字编辑:周楠
图片提供:陈怡、虹口区房管局
来源:作者: 周楠 陈怡